990am金沙登录(中国)官方网站

栏目导航

G20峰会应关注全球贸易新常态

时间:2020-09-07 08:30:00浏览:

推进全球贸易增长是今年的G20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,然而随着2012年以来全球贸易增速明显减缓,国际社会以及各界人士开始对全球贸易态势的判断进行争论。近年贸易增速下滑,是周期性的短期变化,还是常态性、结构性的中长期演变?
回看历史,从1980-2011年,全球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.9%,同期全球贸易增长率为7.3%,是前者的2.5倍;2012年以后,连续4年贸易增长率跌到GDP增长率之下。回顾1980-2011年的全球贸易数据,30年间曾7次出现贸易增速低于GDP增速的情况。然而,除80年代初的连续3年低迷之外,其余各次的持续时间均仅限于当年,且其后均伴有明显的贸易回弹。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,全球贸易出现了降幅达13.6%的负增长,其严重程度仅次于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。
由此可见,全球贸易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,首先是贸易核心国发生了变化。在2012年之前,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。 2000年美国在全球货物贸易中的占比达到15.48%,比第二大贸易国德国的7.96%和第三大贸易国日本的6.51%之和还要多;美国也一直是全球最多国家或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,在2000年有47个以美国为最大贸易伙伴国。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核心国地位显而易见!但是,2013年美国的第一大贸易国的位置被中国所取代,2015年全球三大贸易国依次变为中国、美国、德国,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分别为11.9%、11.5%、7.2%,三国也各自成为24、21、21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。 “美国核心”的全球贸易旧结构已经被中国、美国、德国三足鼎立的新结构所取代。
此外,结构的变化还表现在全球贸易正越来越体现为北美价值链、欧洲价值链、亚洲价值链的区块结构。下图所描述的分别是前占全球贸易的80%以上的30大贸易国(地区)在1995年和2014年的贸易依存网络。图中,各国(地区)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以直线相连,粗体黑线则代表双方互为最大贸易伙伴。